5月25日至2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师党委宣传部组织的七师2015年新闻骨干通讯员培训班,这次的课程安排可谓是非常全面的,几乎囊括了我作为基层政工干事平时写宣传报道所需要了解的很多知识。这几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所学的东西说与大家分享。
从奎河日报社编辑部主任马新兰老师的《民生新闻的采访和写作》让我对通讯消息的写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马老师在课上给我们指出了很多通讯员写新闻时的盲目性误区,并进行一一分析,这让我明白写新闻并不是什么新闻都可以写,什么新闻都要写;她还教导我们如何快速准确的发现和提炼主题的九条途经:并对奎屯日报的版面、栏目安排以及稿件要求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双赢工作面。
兵团日报社主任记者殷雪静老师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老师,声音也非常甜美,听她的课感觉让人非常享受。她从课程的开始到结尾都始终在强调一句话,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就如何采访,殷老师便给出了10种方式;对于新闻她还强调,新闻编写前,一定要思考清楚你的主题是什么,主题选好后再选好新闻角度,角度独特方才能脱颖而出;现在的新闻写作多为模板式写作,刻板缺乏趣味,殷老师鼓励大家应将新闻向讲故事发展,将新闻变得变得生动,方才能吸引读者。
兵团日报社新闻栏目总监周华林周老师的课程相对来说就要缺乏趣味,周老师对于工作通讯的写作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老师就像个老古板,完全按照新闻的条条框框要求,对工作通讯类新闻进行写作,好比是新闻写作界的“德国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从周老师那里学到知识。工作通讯对于我来说其实我并不喜欢,因为很多时候我写起来就像是在写流水账,可作为一名基层的政工干事,我们大多数的新闻都是工作通讯,虽然周老师的工作通讯太过公式化,可是读起来非常流畅贯通,高端大气,让我由衷的佩服,他对于工作通讯就讲了三点深度、广度、高度,在写作过程中只要做到了这三点,配以流畅的文笔便是一篇好通讯,我对此便只能记住,在今后的新闻通讯的写作中慢慢琢磨。
奎屯日报社要闻部主任李秀兰老师和兵团日报社首席记者边芳老师的课是对报纸的新闻写作和要求进行详细的讲解,旨在如何提高基层通讯员的中稿率。
兵团日报社摄影部主任杨克勤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一把年龄却风趣幽默,其光辉业绩更是我们咋舌,这是题外话,还是说说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吧。杨老师主讲如何打造新闻摄影精品力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快节奏步伐,人们对于新闻的阅读已由原来的文字时代转变为读图时代,一张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而如何拍出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则需要注意光与影的结合,要有视觉冲击力、亲和力、感染力、叙事力和思想性、趣味性,杨老师在课上列举了许多好图片和差图片,应这种直观的方式明白了什么样的照片叫好照片,什么样的照片报刊杂志会采用;在新闻摄影时,如果现场达不到你想要的画面,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去策划现场,用脑中的构思,达到摆中抓、抓中摆,摆摆抓抓、抓抓摆摆的境界。杨老师对新闻摄影的深刻理解是我现在所达不到的,但是我会努力,在平时的工作中锻炼自己,多研究多学习,以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通讯员。
这几天的学习真的是受益匪浅,通过老师们的讲解,很多事情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但新闻的写作与摄影并不是几堂课便能一下提高,还需要平时的工作中多锻炼,毕竟,宝剑锋从磨砺出啊。